大家对有机咖啡的看法很两极,对于赞成的人来说,有机生产对环境保护较有帮助;而对于反对有机的人来说,可能会提到有机栽种效率较低且认证过程昂贵,以及化学残留物在烘焙过程中会被烧掉。
与非有机咖啡相比,有机咖啡的生产可能更耗费人力并且生产成本更高。那你为什么选择有机呢?让我们仔细看看有机咖啡到底怎么来。
有机认证如何运作?
有机咖啡认证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以美国来说,有机咖啡的标准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国家有机计划(NOP)制定。欧盟对有机咖啡的定义则是:「所有希望将食品冠上有机名号销售的生产商、加工商或贸易商,都需要在相关机构注册。这些机构负责验证的作业员需要遵守有机的规则。每个欧盟国家都可以决定认证机构是公家或私人的,但相关单位会检查这些机构有没有符合欧盟有机生产规则。」其他有许多欧盟外的国家也有类似的标准。
有机农场的认证由相关机构处理,这些机构通常会在好几个生产国运作,并获得多个标准的认证,以服务不同的市场。
例如,总部设在美国的代理商将透过美国农业部的NOP认证,通过认证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就是有机产品。如果他们合作的农场想要在日本销售有机认证的咖啡,该机构需要获得JAS(日本农业标准)的认可。
有机认证的程序
将农场认证为有机农场可能花钱又费时,在获得认证之前,农场需要经过三年的转换,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或肥料。在此期间和之后,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满足市场对有机标准的特定要求。为此,必须制定并实施经认可的土地有机管理计划。
该计划应涵盖杂草和害虫管理,详细说明使用何种肥料,若情况许可,还要说明如何透过覆盖作物系统来以保护和补充土壤的健康。如果农场同时栽种有机咖啡和非有机咖啡,必须建立缓冲区以防止化学合成肥料或农药的污染。
所有输入物和管理的选择都需要有记录,以便认证机构的审核员来的时候可以检验这个认证是否按计划进行。
收成和采收后的程序也必须遵循有机原则。这意味着采收工人不能使用相同的袋子来运输非有机和有机咖啡果实,必须在处理批次之间彻底清洁相关设备。
如果使用同一台机器去除有机咖啡和非有机咖啡的果肉,那么要先将机器用来清洗少量有机咖啡,而这些咖啡就不能作为有机咖啡出售。
当咖啡运离农田时,需要直接送往有机认证机构,如果这个机构里面同时也有非有机咖啡,则需要有恰当的程序来预防批次互相混到。这样谨慎地分开处理需要一直到送达烘豆师手上为止,而烘豆师经手的程序也必须经过有机认证,才能在包装贴上有机标签。
有机咖啡的生产如何运作?
有机咖啡与「传统咖啡」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咖啡是1960年代和70年代,生产者开始密集种植新的、高产能的品种、同时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及农药。但有机生产既不是低技术也不是老古板风格,而是一种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农业传统。
「开放性咖啡种植技术」的目标基本上是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而有机生产的目标和挑战是自然的为咖啡树营造适合生长的气候,同时在面对疾病、害虫和气候变化等影响时保持生产力。(译者补充:开放性种植让咖啡豆变得像美国小麦或黄豆一样大片种植,与传统在森林树荫下的种植方式完全不同。虽然可提升产能,但需要更多水灌溉,也无法为咖啡农分散风险。会对咖啡产国的经济造成伤害)。
巴西米纳斯Luisburgo 这个地区Fazendas Klem的咖啡总监Juan Vargas表示,这里的咖啡都是有机的,「创造土壤和一个适合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他说。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越多,它对任何害虫或疾病的抵抗力就越强。植物的核心是将可利用的食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作为营养的根源。」
有许多方法可以在不使用化学品的情况下施肥和保护咖啡。最明显的一个是使用由氮和富含钾的咖啡浆制成的堆肥。
有机生产通常会得到较低的产量,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Juan表示:「由于我们在管理流程的设计,我们让有机与传统生产达到相同的产量。」
然而劳工成本会比传统非有机生产来得高:有机栽种需先混合有机堆肥,然后将其搬运到田地,并用手除草,这样的程序会比直接喷洒合成除草剂或肥料更费工。
有些小农种植的咖啡也是有机的,由于有机认证有繁复的文书作业还要花认证费,导致小农无力负担认证程序,而且化学肥料和杀虫剂也太昂贵,因此就算没有认证,也可以证明它们种植的是有机咖啡,这包括了大多数埃塞俄比亚的小农。
下次會探討: 有機種植與認證的挑戰 與 為什麼要種植有機咖啡?
本文由Zach Latimore撰寫,譯自Perfect Daily Grind。
原文連結:
https://www.perfectdailygrind.com/2019/08/the-pros-cons-of-growing-organic-coffee/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本文由「Sandbox Smart」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